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招財魚---漁夫的故事(七)

第一次購買熱帶魚,就先購買了招財魚飼養,從十幾厘米的小魚現在都已成長了七、八厘米,最大的已有25厘米了。作為養魚的新手,招財魚陪伴著我,經歷了一百多天的風風雨雨,他們快活健康的成長,才是對我傾耗心血養魚的回報。

    招財魚的英文名是osphronemus goramy,別名又稱長絲鱸,大飛船,古代戰艦(古代戰船),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,但是東南亞的越南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地也有,屬攀鱸科。成魚體長20-69厘米,橢圓形,頭大,嘴大,體格強壯,腹鰭是兩根細長的絲鰭,臀鰭寬大,胸鰭發達。背鰭前部較低,後部挺拔;臀鰭由後腹部一直延伸到尾柄;臀鰭、尾鰭金黃色。全身金黃色,眼睛金黃色,體表鱗片邊緣透著淡淡的紅色,有金屬光澤。在光線照射下全身散發著金黃色光芒,金碧輝煌。招財魚喜光照和水草,適應大空間,處於中上層。體質好,性情溫和,認人。生長速度快,小魚經一年飼養可重達一公斤左右,最大可長至20公斤。雄魚體色鮮黃,背鰭、臀鰭末梢尖長,雌魚體色略淡。飼養時對水質要求不嚴,飼養水溫22-26攝氏度。水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軟水。餌料有小活魚、魚肉、蝦肉、水蚯蚓等。在越南安江省當地俗稱財神魚。

    飼養招財魚後,注意觀察,會發現招財魚名字被稱為招財魚,絕不是徒有虛名。招財魚的眼睛酷似中國古代的銅幣造型,外圈內金光閃閃,名副其實地請財入室。每一條招財魚都長著兩條甚至有的是三條長長的絲鰭,向魚體外兩側分開。魚兒在水中遊蕩時,兩條長鬚飄飄,煞是瀟灑。然而,這種美好的景觀再次被人為的創傷。招財魚和金剛鸚鵡魚一直混養,四個多月來從未分開過。可這次不得已必須分缸了。分開的原因不是源於金剛鸚鵡魚又招惹或欺凌了招財魚,而是源於我給缸中填加新魚種的錯誤決定。

    偶然觀魚時突然發現,全部招財魚的美麗雙須全部變短或從根部消失,我吃驚的瞪大眼睛,細細觀看,這完全是真的。細細想來,金剛鸚鵡雖好鬥凶狠,但與招財魚朝夕相處百日有餘,從未發生折須事件。只是最近往缸中填了三條成年地圖魚和一條成年玉面黃冠魚。那麼,這吃掉招財魚美麗長鬚的兇手不是地圖魚就是玉面黃冠了。這兩種魚均有凶狠吃葷的名聲。招財魚最大的有二十五厘米長了,雖然體型比地圖魚、黃冠魚均大很多。但兩條長鬚飄在水中,離開魚身比較容易遭到異族吞噬而躲閃不及。較為慶幸的是,招財魚的再生能力較其他魚種要快許多,估計二個月左右,就能恢復長鬚原狀了。

    為使招財魚須能健康長出而不再出意外,只好將它們與銀龍魚和虎紋鯊、藍鯊放在一缸混養了。銀龍、虎紋鯊、藍鯊魚體型雖大,但性格溫順,不會吞吃它魚體須的。況且,龍缸中正在使用紅黴素精粉藥,治療龍魚的厭食症,可一併為斷須療傷消炎,可謂一舉兩得。

    同招財魚相處四個多月,正是我探索償試養魚方法的時候。招財魚跟著我,受了不少的罪。剛開始養魚,沒有往缸裡放石砂。於是買了細石砂放入缸中,絞得缸水混沌。於是換水,而過了一個多月,卻發現缸中臭味熏鼻,且瀰漫在屋中。細細查看,才知是底砂內沉積了過多的魚排泄物,導致了缸水變味,任你反覆換水,均是治標不治本。只好將河砂撈出,徹底清缸。將招財魚放入大塑料桶中,因一時缺氧,竟有一條大些的招財魚跳桶而出,重重地摔在地上,幸虧我發現及時,放入水中並無大礙。

    最另人恐慌的是,招財魚上長了小白點,圓圓的,鼓鼓的。在尾鰭、胸鰭上分佈著。感覺蹊蹺,便上網查閱,方知是招財魚患上了白點病。白點病又稱小瓜蟲病,病原體是一種名叫小瓜蟲的纖毛蟲,身體為球形或卵圓形,表面長著短小而分佈均勻的纖手,身體的中央有馬蹄形的大核,患病魚體上的囊泡就是由這些小瓜蟲大量密集寄生所出現的現象。這種屬於金魚、熱帶魚的常見病、多發病,病發的後期魚體表面會有如覆蓋一層白色薄膜,體表粘液增多,體色暗淡,光澤減退,魚體消瘦,游動緩慢,精神萎靡,有時浮游於水面,有時群集於養魚容器之一隅,很少活動,終至大批死亡 。小瓜蟲屬原生動物門、纖毛蟲綱、凹口科、小瓜蟲屬,主要寄生在魚類的皮膚、鰭、鰓、頭、口腔及眼等部位,形成胞囊呈白色小點狀,肉眼可見。嚴重時魚體渾身可見小白點,故稱白點病。它引起體表各組織充血,魚類感染小瓜蟲後不能覓食,加之繼發細菌、病毒感染,可造成大批魚死亡,其死亡率可達60%~70%,甚至全軍覆沒,對養殖生產帶來嚴重威脅。小瓜蟲不耐高溫,28度以上會死亡。小瓜蟲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,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,15—23℃的水溫最適於小瓜蟲繁殖。

    弄明瞭原因,掌握了科學知識,連忙到魚市購買了白點淨藥,提高水溫到32度為魚治病,還把身上有小白點球的魚撈出,用硬物將其白點剝離魚體,用小棉球沾上孔雀石綠藥塗抹。七天過去了,仍不見魚體白點消失,我只好又大膽地將孔雀石綠放入缸中,為魚治病,水溫一直堅持32度。這樣反反覆折騰了一個月,才見魚體上白點小球消失,但個別魚尾鰭上的白點小球消失的部位魚鰭也爛掉了,完整的魚尾變得殘缺不全,甚是難看。

    按照網上漁友的說法,只餵飼料,而不喂活食,是造成魚患白點病的病因之一。從這時,我才知道養魚只餵飼料是不行的。於是為魚兒購買了紅條蟲餵食,後來又專門購買小活魚餵食,使魚兒增加了營養,身上就產生油膩的一層保護膜,可惡的小瓜蟲就很難爬伏在魚體上了,為招財魚治療白點病的成功經歷,為我日後養魚積累了經驗。比如瞭解小瓜蟲生長溫度是 度至 度,在水溫28度時開始死亡。那麼,缸水溫度平時控制在28度至30度之間,消滅了小瓜蟲滋生的條件。又比如說換水時注意缸水溫度變化,換水前後溫差控制在2度之內,以上均能避免白點病或其他魚病的發生,給魚兒一個健康的空間。

    我飼養著招財魚,招財魚陪伴著我。民間養魚的人們說招財魚是風水魚,會招財進寶。我想,招財進寶是每個普通百姓的心願,但只養風水魚而不辛勤的勞作,是很難招財進寶的。但我還是飼養了六條招財魚,按照中國漢字的解釋,「六」與「陸」同義;「陸」與「路」同音。六條招財魚應該是招財有路了,那八條招財魚就是發財了。不管是招財有路,還是招財發財,最重要的是塌塌實實做人,本本分分掙錢啊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