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興隆咖啡

興隆咖啡落戶於興隆,是在1953年,當時興隆農場剛剛成立不久,為了實現「以短養長」的做法,也就是用咖啡、香茅、水稻等短期作物收入來彌補橡膠等長期作物收入,興隆從澄邁福山開始引進咖啡種植。
 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,人們發現,咖啡的大粒種雖然高產,但品質口感差;小粒種雖然口味極佳,可其生長環境為高原氣候,興隆海拔很低,種植小粒種不但產量低,而且樹的壽命也不長。最後,他們把中粒種咖啡作為最適合興隆栽培的品種開始大面積種植,興隆的海拔、緯度和氣候,為中粒種咖啡的落戶提供了很好的保證。
  當時咖啡的種植面積非常大,整個興隆有3000多畝。為了保證咖啡豆的品質,咖啡豆都是熟一粒,摘一粒,當時工人太忙,農場的學生經常半天半天的來到種植園裡摘咖啡。上世紀90年代後,隨著咖啡豆價格的不斷下跌,興隆咖啡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減少,到現在,興隆地區的咖啡種植面積已不足千畝。
  興隆的炒制技術是採用東南亞的方法,興隆這種本土咖啡最適合這樣炒制方法,在炒制過程中,不但要掌握火候,而且還要適時地加上白糖、食鹽和牛油,這樣的咖啡格外香濃.
  「興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,我喝過許多外國咖啡,還是我們自己種的咖啡好喝。」1960年2月7日,周恩來總理到興隆農場視察,喝過興隆咖啡後大為讚賞。一杯香味濃郁的咖啡,一位和藹可親的總理,為興隆咖啡寫下了一段美名。
  炒咖啡香味濃烈,椰奶咖啡口味獨特,興隆有的景點還現場炒制,使遊客在品嘗最新鮮的咖啡同時,瞭解其製作過程。然而優質的咖啡,優秀的炒制技術,卻未能真正使興隆咖啡發揚光大,時至今日這在許多興隆人的心裡是一塊永遠的痛。
返回列表